【大纪元2024年05月13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易凡综合报导)继去年12家房企退市之后,目前中国又有两家老牌房企面临摘牌。今年前四个月,中国房地产销售额同比再降46.8%。“千亿房企”的概念,现在已基本不被提及。
5月8日,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ST中南”再度跌停,且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14美分),面临摘牌。
与此同时,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的“ST世茂”也因为跌破1元面值后连续下跌,即使后续连续涨停,其股价也无法在限定时间内重返1元,因此提前锁定面值退市。
两家公司都是A股老牌上市公司。其中,中南建设从2000年3月上市,至今已24年。世茂股份则是1994年2月上市,至今已30年。
面对退市危机,两家公司都曾以公司高管增持股票、出让资产等方式全力保壳,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统计,去年中国大陆和香港共有12家房企退市。其中,中国A股有8家企业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而退市;香港H股有4家房企因“主板公司的证券连续停牌18个月,未能按期完成复牌指引”而退市。
8家退市的A股房企分别为:ST阳光城、ST泰禾、*ST嘉凯、*ST宋都、ST粤泰、ST美置、*ST中天、*ST蓝光。4家退市的H股房企分别为:三盛控股、嘉年华国际、南海控股、新力控股。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市场还有多家房企处于停牌状态。有十余家中国涉房企业因延迟刊发2023年业绩而在4月2日“集体停牌”。此前处于停牌状态的还有8家房企。如长期停牌有可能引发退市风险。
“千亿房企”的兴衰
中南建设与世茂股份,两家公司都曾是年销售额超过千亿元(约138亿美元)的“千亿房企”,但同时在2022年掉出千亿房企的行列,再经过不到两年时间同时面临退市。
上述退市的企业中,还有新力控股、蓝光发展、阳光城、泰禾集团等都曾跻身“千亿房企”行列,但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整体下行,不得不面对退市的结局。
“千亿房企”这一概念,最初诞生于2010年,当时地产巨头深圳万科成为中国第一家千亿房企。
此后中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十多年的激进发展,千亿房企逐渐增多。至2020年,中国的千亿房企达到43家的历史峰值。2021年与上年持平。
然而2020年中共两会定调“房住不炒”,随后推出融资“三条红线”及按揭“两条红线”等政策,加之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的爆发,以及中共极端防疫的清零政策,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期。
仅2022年一年时间,千亿房企的数量一下跌去了23家,超过一半。剩下的20家,业绩也大幅缩水。根据中国房地产协会数据,2023年又跌去了四成,千亿房企仅剩12家。
今年还能剩下几家千亿房企现在还不好说。其实现在已经较少有人再提这个词了,相比之下,“活下去”成为中国房企的关键词。
千亿房企,走过一轮兴衰的轮回:从最初的销售业绩,演变成房企们竞相追逐的规模、进阶的关键指标;而现在,伴随着中国房地产时代的落幕,“千亿房企”这个词正在退出历史舞台。
今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仍然严峻,销售额大幅降低。根据中国克而瑞地产研究最新公布的报告,今年前四个月,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低位运行,中国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同比降低46.8%。
该报告还说,今年4月,各梯队的销售门槛都已降至近年最低水平。百强销售操盘金额门槛降低47.7%,至18.5亿元(约2.6亿美元)。十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降低57.3%,至258.8亿元(约35.8亿美元)。
仅剩六地部分限购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消化存量房产”的去库存政策,鼓励各地放松对买房的限制。
5月9日,两大省会城市浙江省杭州市与陕西省西安市均宣布,全面取消楼市限购措施。在这两个城市范围买房,均不再审核购房资格。而且自通知发布之日起立即施行。
杭州市的通知还包括,在杭州市取得合法产权住房的非杭州市户籍人员,可申请落户。
在此之前,中国多地都已全面取消限制政策,包括苏州、南京、合肥、济南、青岛、武汉、无锡、宁波、成都、长沙等热门城市。
中国房地产市场研究机构中指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显示,中国全国范围内,截至目前仅剩六地仍有购房限制,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还有天津市和海南省。
此六地中,也已部分取消限购:广州12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已取消限购;上海也已放开外环外非本市户籍单身购房;天津市最新的政策是,户籍居民购买市内六区120平方米以上新建商品住房取消限购。
就连管制最严格的首都北京,都放宽了限购。4月30日,北京市下发通知提出,允许在北京拥有两套住房的本地户籍家庭,还可以在五环外再新购一套。这是北京的住房限购政策13年来首次调整。
但时事评论人士章天亮认为,中共政府的这些措施没什么作用。他在5月10日的自媒体节目《天亮时分》中说,中国人不买房子,不是因为被限购,而是因为买不起。所以即使放开限购,也不会改善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章天亮还说,中共的这一次房地产的危机要比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要严重的多。房地产危机正在引发金融危机,从中共政府到地方民众,恐怕都难以在冲击中幸免。
责任编辑:连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