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海眼通汪洋 旧江陵城海眼一开洪水来

作者:容乃加

传说大禹治水留下的海眼,在江陵县城的南门外就有一个。图:清 谢遂《仿唐人大禹治水图》局部。(公有领域)

“海眼”,是传说中陆地连通海底水府的出入口,像是一眼井,深不可测。古籍中有海眼的记载,在诗人的作品中也有海眼的踪影,唐代杜甫诗《太平寺泉眼》云:“石涧见海眼,天畔萦水府。”民间也有流传海眼的故事。

五代十国时期,王仁裕(曾任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走访很多地方,编著《玉堂闲话》,将中原、秦陇等地的史地和众多亲历的见闻记录了下来, 书中就记载了以下关于海眼的故事。传说大禹治水留下的海眼,在江陵县城的南门外就有一个。“海眼”有龙或各种神兽、神灵镇守,不能轻易打开,否则海水就会倒灌陆地,形成洪水灾害,江陵城就发生过这样的事。

《玉堂闲话》记载,江陵县城的南门外,雍门内的东墙下有一所小堂室。小小的堂室仅仅三尺多高,堂室上覆盖小瓦,梁、柱、门、窗,一应俱全。当地人称这座堂室为“息壤”([1]“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据说,几百年前,江陵发生洪水,大部分土地都被淹没。江陵全境只有高地幸免于难。当时的州帅很惶恐,不知如何是好。有人告诉他,城郊有一位书生,博览群书,才智出众,可以请他来问计。

书生博览群书,才智出众,讲出了大禹时代洪水从海眼泛滥而出的历史。图:南宋 梁楷绘《东篱高士图》局部。(公有领域)

州帅就召来书生询问,书生指着雍门内东墙下的地方说道:“这里是‘息壤’之地。我曾读过《息壤记》,书中说,大禹时代洪水从海眼泛滥而出。为了填塞洪水,大禹命人雕刻石头造了一个龙宫,填在海眼穴中,用以堵塞水脉。后来人为了建造江陵城,把这里的建筑和龙宫都毁掉了,所以才造成了这么大的水灾。请大帅挖掘地下就可验证。”

据说当年大禹在治水疏通水道期间,获得了众神的帮助,才寻找到了治水的方法,其中一个就是镇住海眼。海眼被镇住,堵住了海水通到大陆的水脉,又进一步疏通陆地上的积水,才平息了全球规模的滔天洪灾。

州帅听了书生的话,就命人在东墙下挖掘,果然挖出了一个石头雕刻的宫室(龙宫),已经被损坏了。州帅于是重新修葺了龙宫,用厚土掩埋。从此,江陵再也没有发生过洪水。后来,人们在土上面又建起了一座小堂室,用来标志“息壤”之地。

王仁裕听到这个故事后,就找来《息壤记》索引对照,发现当地人说得很正确,于是把江陵城传说的海眼故事记录了下来。相隔久远的两个传说故事,显示了海眼真的是这个空间与另外空间水脉的通道,有龙在镇守,防止海水倒灌,一旦把“镇物”移走,解除了封印,就会海水倒灌发生洪水。

传说中,作乱的申公豹最后就被填了北海的海眼;从这个故事来看,龙宫、龙王也不是空穴来风啊!
——注
[1]:《山海经‧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晋‧郭璞 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