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四支(34):懒残煨芋 李泌烧梨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懒残和尚用牛粪煨烧芋头。(Fotolia)

【原文】

lǎn cán wēi yù ,lǐ mì shāo lí 。
懒残煨芋,李泌烧梨。

ㄌㄢˇ ㄘㄢˊ ㄨㄟ ㄩˋ,ㄌㄧˇ ㄇㄧˋ ㄕㄠ ㄌㄧˊ。
懒残煨芋,李泌烧梨。

【注释】

(1)懒残:唐朝高僧,法号明瓒(zàn,ㄗㄢˋ),号懒残,俗名及出生地均不详。隐居衡山石窟中。
(2)煨:把食物埋在热火灰中烧熟。
(3)李泌:字长源,唐朝赵郡中山(今河北省定县一带)人。曾辅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为唐代中兴名相。

【语译】

懒残和尚用牛粪煨烧芋头,唐肃宗常常亲自烧梨送给李泌。

【人物故事】

明瓒

唐朝高僧明瓒,天宝初年,在湖南衡岳寺担任执役僧。当众僧都吃完饭之后,他就收拾残羹剩饭来吃,因为他个性懒散又专捡剩饭吃,所以人称“懒残” 。他白天负责寺庙里的杂役,晚上则和牛群住在一起,从不曾有疲倦的脸色,就这样过了二十多年。

有一天,刺史要上山拜佛,忽然半夜风雷大作,一座山峰坍塌阻挡了上山的小路,刺史在巨石上绑上绳索,套在十头牛上,让人驱赶牛只拉扯,并让数百人大声鼓噪用力推石头,但竭尽所有的力气,巨石非但纹风不动反而更加稳固。懒残说:“不用其他人的力量,我去试试看。”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认为他是个狂人。懒残说:“为什么要讥笑我呢?我要试试看可不可以。”寺僧笑了笑便同意了。于是懒残踩在巨石上,巨石便动了起来,忽然巨石像转动的圆盘一样向山下滚了下去,发出轰隆隆雷鸣般的声响。山路开通后,众僧列队参拜,全郡的人都称他为“至圣” ,刺史更将懒残奉若神明。懒残默不作声,心里盘算着要离开。

不久,寺外忽然虎豹成群,每天都有人被伤害,无法禁止。懒残说:“给我一根木棰,我帮你们把虎豹全部驱赶殆尽。”所有的人都认为他连巨石都能推动,应当很容易就能制伏虎豹。于是给了他一根荆木。众人蹑手蹑脚的躲在旁边,看到懒残才走出门,就被一只老虎叼走了。懒残被叼走后,虎豹也失去踪迹。

关于“懒残煨芋”的故事有两种说法,一个和邺侯李泌有关。李泌当时在衡岳寺中读书,他观察懒残的所作所为,认为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李泌听到懒残半夜响彻山林的吟诵佛经声,能从他的唱经声中分辨出喜怒哀乐。李泌认为懒残的诵经声先是凄婉而后转为喜悦,一定是被贬谪到凡间的神仙。李泌趁着半夜悄悄地去拜访懒残。懒残正在翻找用牛粪煨烧的芋头,分一半给李泌吃,李泌双手捧着芋头,吃得干干净净。懒残对李泌说:“谨慎不要多言,将来你能当十年的宰相。”(《太平广记‧异僧十》)

另一个和唐德宗有关。懒残隐居在衡山石窟中,曾作歌说:“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唐德宗听闻他的名声,派遣使者诏请。使者到懒残的石窟宣诏说:“天子有诏令,尊者应当起来谢恩。”懒残正在拨牛粪烧的火堆,寻找煨烧的芋头来吃,鼻涕垂到胸前,不曾回答。使者笑着劝他擦去鼻涕,懒残说:“我哪有闲工夫为俗人擦去鼻涕呢?”竟然不起来谢恩。使者回奏,德宗更加钦佩叹服。(《碧岩录‧卷四》)

李泌

李泌的母亲怀胎三年,在无病痛之下生下他,因此小名叫“顺” 。李泌小时候就很聪明,七岁时就能写出很好的文章。玄宗听说有这么一个神童,就下诏召见李泌,要试试他的才学。李泌进宫面圣时,玄宗正在和燕国公张说(音月)下棋,就示意张说趁机考考他。张说就以下棋为题目,要李泌以“方、圆、动、静”四个字作一首诗,并先举一个例子给李泌作参考:“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又限制李泌诗中不能提到“棋”字。李泌听了,从容地随口吟了一首:“方如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意思是:方的好像是行义理,圆的好像是运用智慧,动的好像是施展才能,静的好像是得意的样子。玄宗听了非常的惊讶,高兴得把他抱在怀里,一直称赞他聪敏。

《李泌出山图》明人绘,首都博物馆藏。(公有领域)
《李泌出山图》明人绘,首都博物馆藏。(公有领域)

李泌除了博学多闻,还十分慕仙求道,常常到嵩山、华山和终南山云游。安禄山之乱时,李泌辅佐肃宗收复两都,甚获肃宗的信任倚重。因为李泌辟谷绝粒,肃宗经常亲自烧两个梨赐给他。有一天夜里,肃宗又烧了两个梨赐给李泌,正巧颖王等三个弟弟在场,颖王等人硬是要吃梨,肃宗不答应,三王请求联句,作为以后的故事。颖王说:“先生年几许?颜色似儿童。”信王说:“夜抱九仙骨,朝披一品衣。”汴王说:“不食千钟粟,惟餐两颗梨。”肃宗最后说:“天生此间气,助我化无为。”这就是著名的烧梨联句的故事。(《太平广记》、《业侯传》)

──转自正见网

(点阅【龙文鞭影】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