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成常态?

【大纪元2023年10月23日讯】10月20日,中共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数据:按美元计值, 9月,银行结汇1769亿美元,售汇1903亿美元,录得结售汇逆差134亿美元,为连续第三个月录得逆差;同期银行代客涉外收入5044亿美元,对外付款5583亿美元,逆差从上月的444亿美元扩大至539亿美元,为2016年2月以来最大逆差。

然而,同期中国享有巨额贸易顺差。海关总署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见下表):按美元计价,中国9月进出口总值5205.5亿美元;贸易顺差777.1亿美元,较前值顺差683.6亿美元有所扩张。

资料来源:中共海关总署

这个矛盾,其实说明一个问题:贸易顺差的积累不必然会对人民币汇率带来支撑。

为什么呢?因为在人民币持续贬值时期,贸易商大都会采取延期结汇的策略,以换取更多收益。中国银行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指出:2022 年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累计达 8775 亿美元,但银行结售汇顺差总额仅 1116 亿美元,甚至10-11月结售汇顺差为-208.66 亿元。说明贸易商普遍看空人民币而延期结汇,从而加剧了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速度(见下图)。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更何况,2022年三季度以来,出口增速陡降。中共官方数据,以美元计,2023年1-9月出口总值累计与去年同期同比,下降5.7%。出口对汇率的支撑作用大为减弱(见下图)。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出口下降与贸易商普遍看空人民币而延期结汇,从一个侧面表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什么跌的如此之快:年初尚在6.8附近,如今贬值至7.2附近,一度还跌破7.36(9月8日)。

今年5月17日,在岸及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双双跌破“7”关口,分别为去年12月7日及12月29日以来首次。这也是近五年来的第四次破“7”。

不过这一次,非比往常。怎么讲?这里稍作分析。

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首度跌破7,是在2019年8月,当时中美贸易战,谈判陷入僵局;第二次在2020年2月中旬,因为疫情暴发、经济停摆;第三次在2022年9月中旬,因为疫情再起、经济重创;但是呢,前两次用了5个月就升回到7下方了,第三次只用了3个月。中共当局颇为自得,高调称“我国外汇市场具有韧性,有能力实现动态均衡。”

现实却猛打中共的脸。首先,今年5月“破7” 距离上次跌“破7”仅几个月,如此短的时间间隔,说明人民币汇率贬值是大势所趋,反弹是暂时的。其次,过去人民币“破7”仅持续3、5个月时间,这次却一路跌下去,连破7.1、7.2、7.3关口,目前根本看不到升回7下方的前景(一些持乐观态度的投资机构,也只预期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望回到7-7.1之间)。

这可能预示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7”已成常态。

大家知道,“破7”是个重要的心理关口,无论是对中共当局还是国内外投资者。如果“破7”成为常态,那就凸显两点:第一,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持续恶化;第二,国内外对中共不再抱有期望。

中共央行曾说:“人民币汇率‘破7’,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7’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

话很好听,但需要一个前提,就是中国经济是健康的、体制是正常的、政策是理性的。

现实却恰恰相反。这里不多讨论,只谈一点:中共经济数据造假。例如,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023年1—9月份,为375,035亿元,同比增长了3.1%。然而,同样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421,412亿元。两相对比,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还少了四万多亿,降幅达11%。哪来的增长3.1%?

同样,18日发布初步统计数据表示,中国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国民经济持续向好。但1-9月,出口总值与去年同期同比下降了5.7%,投资实际下降11%,三驾马车中,两架都熄火了,下降的百分比还不少,GDP怎么可能增长5.2%?

混乱、虚假的数据,反映的是中共的垂死状态,和中国经济的风雨飘摇。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恐怕还不仅仅是“破7”成常态,“破8”、 “破9”都不是不可想像的。

责任编辑: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