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部署多项措施 “去中国化”供应链框架初成

【大纪元2023年06月14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易凡、王佳宜采访报导)“终止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最近美国几个针对中共的大动作,旨在抑制中共的不平等竞争。”日本时事评论员季林如是说。

6月8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一致通过了《终止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法案》(Ending China’s Developing Nation Status Act)。该法案指示国务卿,通过现有的条约和改变机制,寻求将中国的地位改变为“发达国家”。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大量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防开支,但是在许多国际组织中宣称自己为发展中国家,从而享有相应的特权与灵活性。

参议员范霍伦(Van Hollen)说:“从经济和军事规模到对世界各国的大规模投资,很明显,中国不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中国(中共)一直在利用这一指定在多边协议中获得不公平的优势。”

参议员沙利文(Dan Sullivan)也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它是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中共)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世界银行现在甚至将中国视为‘中高收入’国家。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想法是荒谬的。”

参议院外委会的议案通过后,下一步就等参议院全体审议。

一项类似的法案《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法案》(PRC is Not A Developing Country Act)于3月底以415:0的票数在美国众议院获得通过。尽管美国两党存在众多分歧,但是在对待中共的问题上惊人一致。

日本时事评论员季林6月12日对大纪元表示,中共利用“发展中国家”地位享受世贸组织的贸易救济与反倾销豁免权、许多产品的关税优惠、世界银行的金融援助、国际组织的金融援助、农业支援等政策。如果失去发展中国家地位,相应的好处也就不复存在。

他还说,尽管中国有数亿的贫困人口,但中共不论享受了多少好处,都不会用在老百姓的头上。中共在“一带一路”国家豪掷数万亿美元从事基础建设并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上月底,美国宣布,“印太经济框架”(IPEF)的14个成员国就供应链更具弹性和安全性的协议“基本完成”,这是印太经济框架启动一年来的首个具体成果。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同类首个”协议要求各国成立一个委员会来协调供应链活动,并建立一个“危机应对网络”,以便向IPEF国家发出潜在供应中断的预警。

该协议为IPEF国家提供了一个紧急沟通渠道,以便在供应链中断期间寻求支持,在危机期间更紧密地协调并更快地恢复。

供应链谈判是印太经济框架的四大“支柱”之一,另外三个关于贸易、清洁能源、公平经济的谈判预计需要更长时间。

印太经济框架由美国主导,于去年5月正式启动,目前参与方包括韩国、日本、澳洲、新西兰、印度、汶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和斐济。14个国家的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40%。

IPEF中没有中国。美国当初设计该框架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给该地区国家提供一个“替代中国”的选择。

季林表示,如果全球供应链形成“去中国化”的格局,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再购买中国的产品,并增加中国产品的关税,那对中共经济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季林说:“IPEF的本质,是拥有相同普世价值观的基础上的经济合作,这样的国家才更容易合作以及重塑世界经济秩序。中共加入世贸组织二十多年却不履行承诺,世贸组织本身又没有很强的惩罚机制,所以美国只能另起炉灶。”

“终止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最近美国几个针对中共的大动作,旨在抑制中共的不平等竞争。只有让各大经济体都知道中共的不平等竞争,‘去中国化’才能师出有名。”他说。

此外,美国和五个盟国在6月9日的一份联合声明中谴责了全球贸易和投资方面的经济胁迫和非市场政策。该声明虽然没有点名肇事者,但显然是指北京。五个盟国分别为澳洲、加拿大、日本、新西兰和英国。

中国在美国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日前再次下滑,且继续保持下降趋势。美国商务部6月7日宣布,在截至今年4月的12个月中,中国仅占美国商品进口的15.4%,是2006年10月以来的最小份额。也就是17年来的最低值。

责任编辑:连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