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减产及空柜堆港口 加剧中国海运衰退

【大纪元2023年06月08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张宛香港综合报导)中国海运行业自去年起就持续下行。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货柜减产幅度扩大、空货柜滞留港口情况更加严重、制造业出口疲弱,都显示中国海运的衰退加剧。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新货柜的产量已降至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根据英国航运咨询公司Drewry在今年5月份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全球货柜产量收缩至30.6万TEU(20呎标准货柜,即20呎长x8呎宽x8.6呎高),与去年同期相比,产量下降了71%。

Drewry预计,2023年航运贸易将持续疲弱,全球货柜船队将收缩2%,这将是14年来的首次运力下降。

在这波减产潮中,中国作为全球的货柜生产大国,受到巨大的冲击。

根据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去年3月发布的报告,中国的中集集团(CIMC)、东方国际货柜、新华昌集团(CXIC)生产了全球82%的货柜。而中国货柜工业协会(CCIA)的说法更高——以中集集团为首的中国公司生产了全世界95%的货柜。

全球最大货柜生产商销量、净利大减

总部位于中国深圳的中集集团,是全球最大的货柜制造商。该集团在今年4月27日发布的财报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的营收同比下降了25%,归母净利润1.6亿元(约合2,319万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九成多。

2021年时,受COVID-19(中共病毒)疫情的严重影响,海运市场曾“一箱难求”,中集集团的干货货柜累计销量达到251.13万TEU,比2020年的销量增长了1.5倍;集团的货柜业务营收同比增长了近两倍。

但从2022年开始,随着疫情在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结束,海运市场的局面彻底改变。运价持续下滑、货运需求萎靡,使得中集集团在2022年的干货货柜累计销量剧降至110.73万TEU,同比下降近56%;集团货柜业务营收同比下降了近31%。

进入今年第一季度,中集集团货柜销量降幅继续扩大。其中标准干货货柜累计销量为8.25万TEU,同比下降约76.69%;冷藏箱累计销量1.21万TEU,同比下降约62.54%;特种干货货柜累计销量6.61万台,同比下降了13.37%。

中集集团的财报解释说,业绩大幅滑落的原因是今年一季度海运市场景气度整体疲弱,货柜贸易持续下滑,对新箱的需求不足。

更多空货柜滞留港口

货柜生产大减的同时,中国港口货柜堆积情况恶化。

全球货柜可用指数CAx处于0.5时意味着在同一周内有相同数量的货柜进入和离开一个港口,当CAx高于0.5时,表明入港的货柜多于离港的货柜;CAx低于0.5时则相反,表示离港的货柜多于入港的货柜。

在上海港,去年全年除了两周之外,40呎货柜的CAx指数都在0.5以上,多数处在0.55~0.6之间。而今年以来,40呎货柜堆港情况加剧,CAx指数全部都在0.63以上;而20呎货柜的CAx指数去年全部在0.53以上,今年该指数全部在0.65以上。显示进港的货柜都远远大于出港货柜的数量。

在青岛港,去年全年40呎货柜的CAx指数全部在0.58以上,今年以来该指数都保持在0.64以上;20呎货柜堆积港口的情况虽然比40呎货柜的情况稍好,但CAx从去年至今都高于0.52。

出口低迷 海运需求不振

根据中共国家统计局今年5月底发布的数据,反映中国出口贸易景气度的中国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在今年4月再次降至50%的荣枯线以下,为47.6%;而5月份,该指数进一步下降至47.2%,显示出口贸易疲弱持续。

制造业出口订单不足,使得出口海运的需求不振,而航运价格也随之持续走低。

由上海航运交易所(Shanghai Shipping Exchange)编制发布的中国出口货柜运价指数(CCFI)以12条有代表性的航线的运价和箱量计算得出,反映从中国港口出口的货柜运输价格的变动趋势以及全球贸易供需状况。

根据该运价指数,去年2月11日高点时,中国发往美西的运价指数达到2,745,美东航线达到2,802,欧洲达到了5,854;之后就一路剧降,截至今年6月2日,美西、美东、欧洲三条主要航线的运价指数分别降至699.5、860和1,150,与去年2月的高点相比分别缩水了74%、69%以及80%,已跌至疫情爆发前的水平。

全球货柜航运综合服务主要供应商——中国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远海控)在今年4月10日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剧减了约75%。

对于集运市场的后续走势,中远海控分析认为,今年因地缘局势紧张、高通胀以及欧美国家的紧缩货币政策等因素,货柜航运业的需求会进一步放缓,加之贸易格局的变化,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责任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