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3年05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宋唐、易如采访报导)随着美中地缘紧张关系的增加,在全球贸易往来中,政治与意识形态不再是一个可以忽视不计的因素。西方国家越来越在意产品或服务的来源地,在这种预期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试图淡化其中国背景。
最近,拥有中国低价电商网站拼多多和全球子公司Temu的PDD Holdings,在美国交易所文件中,将都柏林列为其“主要行政办公室地址”,把总部所在地从上海改为爱尔兰。Temu的做法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中国公司淡化中国背景,可能会成为潮流。
专家表示,未来美中的竞争格局不会改变,民主跟专制两个二元化的对垒越来越明显,最终会影响到中国与世界的经贸关系,也许中国公司也面临一个选边站的问题。
中国公司纷纷淡化中国背景
直到一个多月前,中国购物应用Temu网站“关于我们”部分还说,Temu“于2022年在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成立,母公司为PDD Holdings Inc,在中国经营拼多多。”但现在,该网站删去了PDD Holdings Inc和拼多多的说法。
Temu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比Temu先在美国火起来的中国电商Shein,也一直在淡化其中国背景。2021年,当Shein在美国初被人所知时,它的网站只说是一家“国际”公司,没有说总部设在哪里,也没提中国。如今,Shein网站明确指出总部在新加坡,同时还有“美国和其它主要全球市场的主要运营中心”,但没提到中国。
另一家极力避免中国标签的公司是币安(Binance)公司,这家2017年在上海成立的全球加密货币交易所,不希望被称为中国公司。其首席执行官赵长鹏一直呼吁,认为币安公司是一家“中国公司”是一种误解。
实际上在过去一年多里,已经有多达500家中国公司悄悄地在东南亚国家重新注册或登记,以规避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紧张局势升级带来的地缘政治风险。《金融时报》报导说,包括快时尚零售商Shein、电动汽车制造商Nio和IT服务提供商Cue,第一批将母公司搬往东南亚,在当地建立合资企业,寻求合并或收购,雇用更多当地高管,让自己看起来不像一个中国公司。
最引人关注的就是TikTok,TikTok一直在辩解自己不是一家中国公司。
这一趋势发生在西方对中国企业进行空前审查的时候。专家表示,北京字节跳动旗下的TikTok等公司所受到的审查,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定位的一个预警。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DAVY J.Wong)对大纪元表示,“表面的原因就是走向国际化、跟国际接轨,也方便商品出口到美国跟欧洲。第二,可能是拼多多想把海外业务跟国内业务进行分割,有点像TikTok和抖音分割,回避国外制裁。第三个原因是由于最近中欧关系、中美关系的紧张,想尽量华丽变身成一个欧洲公司,来减少大家对它的反感。”
台湾韬略策进学会副秘书长吴瑟致对大纪元表示,拼多多这样的动作其实很明显,他们希望能把自己塑造成非中国企业,毕竟国际市场讲究的是盈利和企业品牌形象,他们希望失去中国标签,这也是目前中国企业国际化最头痛的问题。
台湾安保协会副秘书长何澄辉告诉大纪元,“拼多多和抖音之所以会有这一连串的动作,主要是要撇清它作为一个中资公司的地位,特别是在海外的这些公司,希望被视为一般的公司,不希望在当前美中对抗日益剧烈的状况下,被视为中国企业而因此会受到追究。”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网络安全所副研究员曾怡硕告诉大纪元,数据安全也可能是拼多多总部迁址的一个因素:“如果瞄准的市场是欧盟尤其是美国的话,像美国有云端法案(The CLOUD Act),这些数据中心的地点会是一个考量,他不一定要设在美国境内,那样等于让他在中国的母公司,会很难对北京交代。他设在第三国,但又跟美国签署云端协定,对美国也是有交代,让美国知道数据并没有回传到中国,这是目前所能提出来的一个折衷方案。”
为什么西方不信任中国品牌?
从过去的华为到TikTok,随着美中地缘政治关系的紧张,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受到了审查,如今中国电商Shein、Temu因为利用美国法律漏洞造成不平等竞争,也成为审查对象。
今年四月中旬,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USCC)发布一份报告,对来自中国的快时尚购物应用Shein、Temu等进行审查,发现它们存在利用贸易漏洞、强迫劳动、侵犯知识产权等等问题。
报告说,“这些中国公司的商业成功,鼓励了中国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初创公司复制其模式,对美国的法规、法律和市场准入原则,带来了风险和挑战。”
中国电商平台在美国的崛起,始于2018年。当时美中正在进行贸易战,中共当局为了反击川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税,减免了国内出口商的出口税。与此同时,自2016年以来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进入美国可以免税。
这样一来,就为中国电商进入美国打开了大门,他们既不为其大部分产品支付出口税,也不为美国支付进口税,极大地压低了价格,在国际上几乎没有对手。根据中共海关的数据,由于中共政府的支持,中国的跨境电商2018年跃升了67%。
据彭博社报导,从2018年到2019年,Shein的销售额几乎翻了一番。第二年,销售额再次跃升。Shein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50%,远远超过了另一个国外品牌Zara。
USCC报告指出,Shein还存在着剥削性劳动和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在2022年的一项调查中发现,Shein一家工厂工人每月的工资相当于556美元,每天制作500件服装。在另一家工厂,工人没有基本工资,而是每件衣服4分钱。报告还发现,Shein工厂的工人每天工作18小时,每月只休息一天,明显违反了劳动法和Shein自己的供应商行为准则。
《金融时报》评论说,Shein作为一个中国品牌的地位,可能成为其致命的弱点,无论它的背景如何被掩盖,西方消费者也越来越意识到了,其背后存在中国新疆的棉花和强迫性劳动等问题。
此外,CNN报导,美国安全专家发现,中国大陆购物软件拼多多利用了50个左右安卓系统漏洞,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允许拼多多访问用户的位置、联系人、日历、通知和相册。该软件还能改变系统设置,访问用户的社交网络账户和聊天记录。软件还可以防止自己被卸载,跟踪其他购物应用程序的活动。
安全专家将拼多多描述为主流应用程序中发现“从未见过”的“最危险的恶意软件”。今年3月,谷歌暂停了拼多多软件,尽管海外版Temu不太可能像拼多多软件,但这无疑对拼多多的海外版Temu的安全带来了疑虑。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商业和经济高级顾问兼理事长甘思德(Scott Kennedy)告诉CNN:“被(视为 )中国公司,有可能不利于开展全球业务,并伴随着各种风险。它可能会影响你的形象,它可能确实会影响世界各地的监管者如何对待你,以及你获得信贷、市场、合作伙伴,在某些情况下是土地、原材料。”
数据担忧
另外一个担忧就是数据安全问题,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一大批互联网私人公司,这些私人企业掌握了大量的数据资源,中共一直认为,这些数据应被视为一种国家资产,可根据政府需求而加以利用或予以限制。
2017年通过对中共情报法也规定,“任何组织和公民都应当依法支持、协助和配合国家情报工作”。今年4月26日中共人大又通过《反间谍法》最新修订,该草案中扩大了国安人员的职权,对涉嫌间谍人员,可以“查阅调取数据、传唤、查询财产信息”,还要求任何中国公民和组织如邮政、快递等和电信、互联网服务业者,都应 “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像TikTok、Temu有中国背景公司的应用,为了规避国外的安全疑虑,区分为国内版和海外版,其海外版里存储了大量美国用户的数据。
曾怡硕表示, “民主阵营国家对中国(中共)政府的情报法、反间谍法,还有数据安全法等,会有安全的疑虑,如果你没有分为海外版符合当地法律,有效跟中国做隔离的话。如果安全疑虑越来越多,除了资安会要求接受检查合规、有认证、软件安全来源能够证明之外,所使用的数据必须要当地化,对于经营者来讲,就是完全区分为一个海外版和国内版。”
由于中共政府对中企有重大影响力,这些中国公司可能被迫与之安全合作,包括可能转移外国用户的数据,即使是拼多多像字节跳动把海外和国内的业务拆分开来,也有数据泄露的风险。
顾问公司“中国市场研究集团”上海主管卡德文(Ben Cavender)告诉CNN说:“美国政府几乎自动认为这些(中国)公司有潜在的风险,因为他们可能与中国(中共)政府分享数据,或以邪恶的身份行事。”
中共一直认为,这些数据应被视为一种国家资产,可根据政府需求而加以利用或予以限制。
何澄辉表示,“中国(中共)政府利用情报法,规定要求中国所有公司在必要的时候,必须要协助政府进行情报工作。在中国(中共)政府直接施加压力、迫使私营企业配合的情形下,单纯地更改公司的地址,只是掩饰手段,无法杜绝私营企业必须要符合中国情报法法的要求。”
黄大卫认为,“情报法里面规定的东西,拼多多改名的Temu也不能回避,因为情报法所谓的组织跟公民是很宽泛的,解释权属于北京,它觉得你是中国公民、是中国公司,你就必须配合。哪怕像TikTok那种公司,也没办法能够回避这个法律,这东西北京的一个解释权。”
曾怡硕说,“从中共所谓数位主权(digital sovereignty)来看,即使中国人在海外所产生的数据,不管是在中国企业还是外企的APP所生产的数据,中共都认为它有权利去管,这是它由上而下的数位主权。虽然它口口声声地说跟欧盟一样,但是欧盟是由下而上,是要保护每一个欧盟公民在海内外的这些隐私,视为个人人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北京只是虚有其名。”
“这样看的话,如果中国企业海外产生的数据,如果还在在地国的数据中心、没有回传到中国境内的数据中心的话,中国(中共)依据其数位主权的概念,是会要求海外中国公民所生成的数据。”他说。
中国公司也面临一个选边站的问题
吴瑟致表示,拼多多虽然改了地址、改了总部,并没有改变它在中国有营运这种关系。拼多多整个经营团队的组成以及股份配,这些背后是不是有中共力量存在?除非企业的整体经营跟运作,完全排除中国的影响,甚至在海外重新筹组新的团队,开辟一个新的经营方向,完全符合国际化。但恐怕很难做到,显然他们能做的就是说一些皮毛上,把总部的登记更改,在一些资料上做一些技巧性的调整,这些很难切割来自于中共的影响。
吴瑟致认为,未来美中的竞争格局不会改变,民主跟专制两个二元化的对垒越来越明显。这对双方的经贸关系,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未来当中比较有可能的方向,是中国依旧还是仰赖了国际市场的发展,但是其影响和角色会慢慢弱化,在对外的连结上,他作为譬如说国际的一个加工市场或比较低端制造面的这样一个角色。
何澄辉表示,随着美中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发展态势来看,未来这场斗争本质是价值与意识形态之间的争斗,全球化浪潮以协商和解的方式已经不存在,未来的竞争将会是日益白热化与剧烈。那么中国企业继续在国际间的存续与发展,就面临必须选择站在哪一个价值体系中的问题了。
“中企要在国际间继续存力,必须是拥抱自由民主价值与社会的运作理念,才有可能有继续的发展与存力,否则中国企业仍继续与专制极权之间暧昧不清,互相狼狈为奸来彼此渔利,在未来的竞争态势中,恐怕在国际间难以存活。”何澄辉说。
责任编辑: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