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有知】为人着想 给人一食救了自己

作者:允嘉徽

善念善行得善荫。(Pixabay)

受人点滴涌泉相报,这种感恩之心是中华文化的美德;对人的一个善念、一个善行,可能得到莫大的善报,在正史中有这样的记载。

为人着想 一念得善报

阴铿(音同坑)字子坚,南北朝时代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父亲阴子春官至梁朝左卫将军。阴铿在梁朝为湘东王法曹参军,升迁晋陵太守。改朝换代后,在始兴王府中任录事参军,迁官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阴铿博览史传,尤其善于作五言诗,名震当世。在陈文帝宴会中,他拿起笔就作成了《新成安乐宫》赋,深受文帝叹赏!

《新成安乐宫》
新宫实壮哉,云里望楼台。
迢递翔鹍仰,连翩贺燕来。
重檐寒雾宿,丹井夏莲开。
砌石披新锦,梁花画早梅。
欲知安乐盛,歌管杂尘埃。

阴铿年轻时,有一次和一些宾友聚会,宴席间大家饮酒谈笑,乐成一片。阴铿看到执酒的侍者频频为众人送酒、斟酒,来来回回,非常劳累,就回送美酒和烤肉给他分享。席间的客人看到阴铿的举动,都笑他多此一举。阴铿说,我们整日畅快地饮酒,而忙着为我们执酒壶的人却连一滴美酒都品尝不到,这不近人情呀!

后来侯景作乱,梁朝都城健康被围,阴铿落入乱贼手中。就在危急之际,有人解救了他,解除了他丧命之灾。询问之下,才知道救他命的人原来是那一日宴会上执酒壶的侍者。侍者铭感阴铿赠酒肉的暖意,竟而在关键时刻给了他最厚重的回报!

一饭之恩 救了自己

赵盾在一棵树下关怀一个饥饿的人,结下善缘。(Pixabay)

春秋时代晋国是大国。公子重耳登位是为晋文公,后来成了春秋五霸之一,传位晋襄公,再传位晋灵公,晋灵公却是荒淫无道。

晋灵公重税搜刮民脂民膏建造游园,筑高台,起高楼,雕墙画栋。他常在楼台上饮宴作乐,引来民众观看,这时他就从楼台上引弹弓射民众,民众被弹丸打得头破血流,纷纷抱头逃窜。晋灵公在楼台上看得哈哈大笑,引以为乐。

灵公有一个厨师为他烹煮熊掌,熊掌没煮烂,灵公盛怒就杀了厨师,让宫女把尸体拿出宫丢弃。宫女经过街市的时候碰见大臣赵盾和随会,这时手中篮框里一只死人的手外露,泄漏了内情。之前因为弹丸的事,赵盾和随会已经进谏多次,这次发生这么恶劣的事,二人怎么说也不能视而不见,就分头前往劝谏灵公。

随会先谏,灵公不听。灵公心中不想让赵盾再来进谏,起了坏主意。晋灵公心中本来就对赵盾不满。晋襄公逝世时,赵盾是受命大臣。襄公指定夷皋(灵公名,其母穆嬴)继承,但是夷皋当时年幼,所以赵盾为了家国之计,找了另一人选。后来灵公虽然在母亲穆嬴的力争之下上位了,但是对赵盾就产生很大的嫌隙。这一回,他派使力士鉏麑(音同除泥)去刺杀赵盾。

话说鉏麑受命潜入赵盾家,看到赵盾的寝室门已经打开了,赵盾已经穿好了朝服等着上早朝。那时时间尚早,赵盾端坐在厅堂闭目养神。鉏麑悄悄退出来,叹道:“赵盾,忠臣也,不忘恭敬,民之主也!杀忠臣不忠,弃君命不信,都是罪,不如一死。”鉏麑受灵公之托,但他不想对忠臣下杀手,也不想对君主背信,于是他走到庭中一槐树边,当场撞头而死。《幼学琼林‧卷四‧花木类》说“鉏麑触槐,不忍贼民之主”,讲的就是历史上的这一幕。

鉏麑死了,赵盾还活着,灵公又生了一计。这一年九月,灵公设计请赵盾喝酒,暗中埋伏武士要取他命。赵盾不知道灵公的心机,君赐酒,臣哪有不饮的道理?就在饮了三巡之际,他的车右提弥明进前提醒他说:“臣子陪侍君主小饮,三爵(三杯)而退,过三就失礼了!”赵盾听了这话就退下了。

灵公本是要将赵盾灌醉再让伏兵收拾他,这时伏兵还未就位,灵公立即放出他的猛犬去咬赵盾。赵盾大喊:“不养士却养狗,有何益?”他一面击犬一边往外退,车右提弥明与猛犬死斗。这时伏兵来势汹汹追杀赵盾。危急之际,赵盾的一名武士挺身而出,他倒戟挡路,伏兵一时受阻,赵盾得机逃过一死。

事后,赵盾问武士的名字,武士回答说:“我就是那桑树下的饿人。”除此之外什么话也没说。

饿人是谁?史载他叫灵辄,晋国人,曾经受恩于赵盾。赵盾有一次畋猎首山(在河东蒲阪县东南),在桑树浓荫下休息。那时他看见在桑树下有个人满脸病容,就问他得了什么病。那人说:“三天没吃饭了。”赵盾就让手下拿食物给他,那人收下食物却只吃了一半。问他何故,他说:“离开家求学三年了,不知道母亲现在过得怎么样?我家就在这附近,想把这一半的食物留给母亲。”赵盾被他的孝心感动,就把几个食物袋里的食物通通都给了他。后来这人进了赵盾的军队当了武士,但是赵盾并不知情。这次事件之后,武士不告而别,他不想要恩报,让自己失去了踪影。

不论是行善或感恩报恩都让人感动,因为它们实践了天道赞赏的美德。在美德的循环中,发扬了人的独特价值,让人间更加美好。而具有美德之人,生命的层次也得到了提升,从而会得到更多天道的回报。@*#

资料来源:《南史‧列传第五十四 阴子春传》《春秋左传》《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一宣元年,尽四年》《史记三家注‧晋世家》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