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大视野】去美元化形成?专家曝实情

【大纪元2023年04月04日讯】全球视角,抢先聚焦,欢迎收看新唐人大视野【冷战观察室】。

今天焦点:全球“去美元化”战线悄然形成?专家曝三大考量;美元被撼动?数据来回答;人民币国际化买得来人民幸福?

最近多家媒体报导,以美元为基础的全球货币秩序遭受挑战,去美元化趋势加速扩散。相关报导还列举了一些事实来佐证,例如:中共国企中海油与法国巨头道达尔能源公司(TotalEnergies),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完成中国首笔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LNG)采购交易,成交量大约6.5万吨,天然气资源来自阿联酋。

还有,近日沙特阿拉伯内阁批准了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决定。日前,中国进出口银行已经与沙特的国家银行达成首笔人民币贷款合作;中国和巴西也敲定了以两国货币直接进行贸易结算的协议;而东盟十国财长和央行也已开会讨论,如何减少对美元、欧元等主要货币的依赖。

当然,还是中俄“去美元化”最为积极,今年2月时,俄罗斯的人民币交易额首次超过美元,市占率逼近40%。

这些国家为什么换成人民币结算?

这些国家为什么要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与北京的一些贸易为什么换成人民币结算?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所所长刘孟俊对本台分析说,这其中有好几个方面的考量。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所所长刘孟俊:“从去年一直到现在,美国是为了抗通膨,现在是把利率提升,美元的币值在不断地上升。这时候握有美元,当然比当时贬值的那段时间好很多。可是自从俄罗斯跟乌克兰战争发生之后,俄罗斯面临美国的SWIFT制裁。

“中国(中共)看到俄罗斯的这种教训,在美国经济制裁或金融制裁的时候有可能会发生。所以这段时间,中国大陆的人民币国际化正在被推动,要降低它在金融上面临的可能的一个制裁。所以这是一个安全上的布局。这有好几个条件存在。

“第一,中国主要是能源的进口大国,如果用美元计价的时候,对它的负担是很重的。第二个,刚才讲的乌俄战争里面,人民币国际化对它的安全布局是有利的,这是一个考量重点。第三个,是‘一带一路’的推动,比方说‘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里面,借那么多美元,本来就经济不好了,已经还不起美元债了,现在美元再升值的时候更还不起。所以说,这时候的改变,用人民币计价的一个借贷也是有利的。”

“去美元化”战线形成?专家:可预见的将来未看到大幅变化

大陆财联社报导说,如果把有意落实或推行去美元化进程的经济体都算上,从亚洲到非洲再到南美洲,一条全球“去美元化”的战线正在悄然形成,其中,金砖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正成为这一演变进程的核心,中东、东南亚的众多新兴经济体也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不过,专家对此说法并不认同。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邱万钧表示,近年来美元的地位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邱万钧:“在实务上来讲,我们并没有看到美元它的价值、它的流动性,在最近、或者可预见的将来有大幅的变化。

“2019年的1月,全世界前五大交易支付的货币,美元45.02%,欧元34.5%,英镑4.1%,日元4.1%,加拿大币2.2%,中国人民币占全世界交易金额的比例是1.2%。中国的货币是排不上全世界五大交易的货币。到2023年1月、4年之后,美元比重是45.4%,欧元是33.3%,英镑是4.5%,日元是4.3%,加币是2.2%,这是前五大货币,没变。人民币1.3%。基本上美元、欧元、英镑、日币和加拿大币,这前五大货币已经超过90%了。

“欧元和美元这两大货币来讲,它就已经将近80%了。怎么可能悄然去美元化?第二个,从常理来讲,为什么美元和欧元可以成为国际主要金融货币?因为它有好的债信,比较强的债信,基本上没有办法被他们的中央银行所操控,它的价值是完全自由浮动的。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不是人为干预的。这两个条件,人民币可能都还没有达成。”

媒体关于去美元化的报导也引发了大陆网民的热议,有的说,“人民币要取而代之了,大东方领导世界”,但也有人提醒,“别忘了,美元是和黄金挂钩的”。对于人民币能否取代美元,两位专家也表达了看法。

人民币取代美元的结论下得太快太早

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邱万钧:“沙特并不是中国最大的一个贸易伙伴,中国最大贸易伙伴还是美国,第二个巴西,巴西跟中国的贸易量,那根本排不上前15名的,它到底对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多大的助力,这也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中法天然气采购交易)毕竟只是一笔的交易,它并不是说主导以后中法国际交易都是用人民币来结算。

“用这样几个例子来变成说去美元化、人民币要取代美元的这个结论,未免下得太快太早了,看到一个影子就开枪了。因为货币本身是中央银行发行的一个短期负债,我们撇开各国政治上的考量,因为货币可以视为一个广义的发行证券,最后交易的金额、流动性和价值还是取决于这个国家经济的基本面,还有它的国际贸易的需求。

“美元它在国际上的地位,连欧洲这么多国家要挑战它都无法将它取代,长期以来,人民银行也很努力地要进行国际化的作为,中国(中共)对外的‘一带一路’和成立亚投行,都是帮助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作为。

“但是从数字上来看,以全世界国际贸易交易的清算货币的过去比重来看,没有什么太大变化的。经济行为讲到最后,还是要用经济的基本面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靠喊口号、靠政策一时的做多,就可以达成目标。”

美元作为基价条件:交易和投资的货币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所所长刘孟俊:“美元作为全世界一个基价或交易的货币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条件是它是一个投资货币。就是大家跟美国做生意的时候,如果说手上握有很多的美元,是可以用美元债,用美元当作一个交易的货币发行的一个存底。大部分的一个机制是如此。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全世界用货币当存底里面,我印象没错的话,除了黄金之外,好像有60%是用美元,还有一定的比例是用欧元,还有日币,还有英镑。当然人民币也是其中的一个。

“但是因为中国大陆现在到目前为止,资金的汇出跟汇入不是那么自由,美元的话是在境内和境外里面的话,都是互通的,所以美元当作一个投资货币它是稳定跟可靠,还是一个透明的。但是现在人民币的话,就分成在岸人民币跟离岸人民币,似乎是切成两个市场,这个主要就体现出它的一个投资上面的一个问题所在,一个制度上的一个问题。

“目前我看不出来有太多的一个条件,使它(美元)会被撼动。事实上,就算是被撼动,只是它的比重下降而已,但是可以说全世界用Swift来做这种机制里面,大部分金融机构还是用Swift,这个是结算的一个机制。其它的货币里面,目前看起来还没有可以取代Swift的这个币种。”

中共正面临多重经济挑战

目前,中共正面临多重经济挑战,包括:消费疲软、失业率上升、房市低迷、企业缺乏信心、地方财政吃紧、人口危机等。两会后,中共接连对外资喊话,并出台政策试图安抚民营企业,挽救经济。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所所长刘孟俊认为,中共在两会后的表现,凸显中国面临的困境,在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下,想用人民币来取代美元,更是难上加难。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所所长刘孟俊:“疫后各种风险,这个是全世界共同的一个现象,COVID19之后的各个国家都是大量的一个流动性,拯救经济,那现在的话是通膨发生了,各个国家都是在用紧缩货币的方式来对抗通膨,但相对的话中国大陆大量的还是降低它的存款准备率也好,或者降低利率,还有透过各种融通,所以显示出来是中国大陆现在经济还是面临到相当大的困难,尤其两会里面还是要解决它的一个青年失业的一个现象。

“所以这个经济上面的困难凸显出来的话,要用人民币来取代美元,这个看起来还没有太大的一些条件。

“看起来是习近平,或者他们的外交单位里面,不断在访问各个国家里面,是要推动它用人民币去支付各种交易,是降低美元上面的影响力,我看得出来的只不过是这样的努力。”

货币国际化真的那麽重要吗?

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邱万钧,则是问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问题:货币国际化真的有那麽重要吗?

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邱万钧:“一个国家强大,其实不如是把人民照顾好比较重要。人民做得好,可能比国家强大来得更重要。美国宪法讲维护人民追求幸福的自由,不是追求美国的强大。国家是不是真的强大,是在让人民自由,让人民发展,让人民幸福。国家货币是不是变成国际货币,真的是这么重要的事情吗?”

“如果政府不能为人民创造幸福,那么,政府就失去了存在的目的。”观众朋友,您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这是1629年,不丹王国的法典中的名言。不丹的第4任国王旺楚克也认为,“国民幸福总值”GNH,远比国内生产总额GDP更重要。所以不丹虽然不富裕,但被称为“幸福国”,人民幸福开朗。这种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也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同的思考与启发。

好的,今天的大视野【冷战观察室】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次节目时间再见!

新唐人大视野》制作组

责任编辑: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