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3年03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婷综合报导)过去三年中共极端的“清零政策”掏空了地方财政,政府债台高筑,面临违约风险。为筹集资金,地方政府使出各种怪招,但专家认为,这无法实质性解决债务问题。
支出大收入少 地方政府遭三重打击
根据中共地方政府年度预算报告,中国各省份2022年仅在疫情防控方面,就至少花费了3520亿元人民币(约合506.9亿美元)。雪上加霜的是,中央为刺激经济而实施减税政策,使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此外,中央对房地产开发商的打压造成了席卷全国的房地产危机,这也打击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土地销售有关的收入通常占地方政府收入的30%以上。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该份额约为40%。但2022年的土地销售收入与2021年相比下降了近三分之一。
支出大幅增加、收入骤减的局面使地方政府财政陷入困境。为填补缺口,地方政府一直在举债。
到2022年12月,地方政府已经积累了35万亿元人民币(5.04万亿美元)的债务,高于前一年的30.5万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中国的省级债务负担要比欧洲经济大国德国的GDP总量还要多出约20%。
初步估计表明,中国2022年经济增长下滑至3%,是1976年以来的最差表现。
《卫报》报导,研究机构策纬咨询(Trivium China)的分析师孙文烨(Wenye Sun,音译)说,地方政府债务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大麻烦”。
孙文烨说,存在真正的风险,即更多低级别政府将出现债务违约。
“在最坏的情况下,这将引发一场金融危机。”
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积累的隐性债务,可能会使总债务负担增加一倍以上。智库MacroPolo负责中国经济的研究员宋厚泽(Houze Song)估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持有的债务已经超过了GDP的70%。
一旦LGFV爆雷,中共政府将面临艰难选择。《华尔街日报》说,爆雷听起来有点儿耳熟,因为这种类似的情况过去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长期存在。
没钱了 多地转向新方式筹款
面对日益严峻的财政状况,一些城市正在转向新的方式来筹集资金。一种方法是出售地方资产。
2022年8月,贵州榕江县民政局以1.26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公开拍卖了该县殡仪馆20年的特许经营权。
2021年10月,西南联合产权交易网发布了有关四川“乐山大佛景区观光游览车和摊点30年经营权整体转让”的拍卖,挂牌底价为17.10亿元,保证金为1.5亿元,项目挂牌起止日期为2021年10月26日—11月29日。到目前为止,尚没有看到这一拍卖的结果。
《卫报》驻华记者艾米‧霍金斯(Amy Hawkins)披露,在2020年至2021年之间,15个地级市当局的罚款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一些地方的交通当局甚至还想出办法,要司机每月支付2000元的“罚款包”,就可应对未来任何潜在的违规行为所产生的罚款。
然而,一些专家对地方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持怀疑态度。
经济学家罗志恒(Luo Zhiheng)在一篇博文中,反对地方政府乱罚款、乱收费,试图从普通人身上榨取现金。罗志恒认为,地方政府采取的一些策略可能相当于“涸泽而渔”。
MacroPolo的宋厚泽说,地方政府一直在“优先考虑债务展期,而不是偿还债务”。
“结果是,债务的增长速度继续高于GDP。”他说,“出售资产或罚款只能为解决债务问题提供微小帮助。”
地方没钱所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医保问题。医保的资金来自地方政府财政。在资金陷入困境之际,武汉等市推动医保改革,当地政府减少了医保的个人账户返款,引发老年人上街抗议。尽管官方解释,这是利用个人账户的部分盈余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医疗需求,但抗议者认为政府拿走了他们的积蓄。
去年9月,已欠工资多月的兰州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向职工发出通知书,要求员工自己贷款获得6月至9月的工资。这家国有企业已拖欠约9000万元人民币的员工工资,该企业向工人们承诺,公司将代表他们偿还贷款。
当时有职工家属质疑,这是让职工自己贷款给自己发工资,如果企业自己都因为各种原因办理不下来贷款,那无法还贷的风险又有谁来承担?
责任编辑: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