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王维洛:三门峡大坝遗患多 酿放水惨剧

【大纪元2023年01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夏惇侯采访报导)1月22日,黄河三门峡水库大坝无预警放水酿成惨案,下游河道众多游客被大水冲走。官方通报称事件致2人遇难、7人失联。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方一名工作人员声称,当时在执行上级调度部门的指令,调度发电机组运行。

旅德著名水利专家王维洛1月28日告诉大纪元,三门峡水库大坝工程的水轮发电机组担任电力调峰任务,满足峰值需求,经常停停开开,无预警放水。

关于三门峡水库水位调度权

王维洛表示,三门峡水库大坝这次突然无预警放水,是黄河明珠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接到河南省调度中心的指令,开启水轮发电机组发电所导致。

中国水库大坝实行分级管理制度,黄河三门峡水库大坝工程的管理权属于中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其下属机构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是1996年整体改制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也称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大坝工程的实际运营管理方是黄河明珠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是明珠集团直属的国有控股有限公司,2009年注册成立。

王维洛披露,三门峡水库大坝工程在防洪、防凌期间的水位调度权归属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非防洪、非防凌期间的水位调度权归属黄河明珠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而三门峡水库大坝工程电厂部分的调度权力归国家电网河南省调度中心。

王维洛还表示,国外的水力发电通常用于担负基本用电需求,火力发电担负峰值需求。水库稳定排放水流。而三门峡水库却反其道而行,承担电力峰值需求(河南省多家火力发电厂承担基本电力需求),枯水期3到5天发一次电。水位续高之后再放水发电,发电量更高,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每年从发电中获利近3亿元。

王维洛解释,用电峰值需求指,如晚上6点到10点钟用电量多,这是一天当中的峰值;冬天因天冷取暖用电量增多,属于季节峰值。

分析:三门峡水库大坝工程是个失败工程

中共国历史上只有2个工程经过全国人大审批,即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和长江三峡工程。王维洛说,黄河三门峡工程是全国人大1955年全票通过,而长江三峡工程有1/3的代表没有投赞成票。

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最早由前苏联水利专家设计。王维洛披露,当时设计思想是正常蓄水位360米高程,总库容640亿立方米,淹没耕地325万亩,移民近90万人。即陕西境内的关中平原全部被淹,逼近西安。三门峡大坝工程的首要功能是防洪,其次是发电。

“苏联工程师指出,水库大坝工程是一种交换。如果让三门峡水库能防千年一遇的洪水,就得交换 90万人耕种的关中平原农田,这是要付出的代价。”

关中平原,也叫渭河平原,中国第四大平原,自古以来有“天下粮仓”美誉。

王维洛说,1958年工程上马后,遇到陕西省的强烈反对。时任中共总理周恩来主持更改了设计方案,蓄水位从360米降到了330米,库容降至90亿立方米。

1958年11月,三门峡工程正式开始黄河截流,1960年开始拦洪,1961年,第一部发电机开始发电。王维洛说,1960年蓄水时就淤积了约15亿立方米的泥沙,到了1964年淤积了将近40亿立方米的泥沙。几乎一半的水库库容被淤积满了。这不仅起不到防洪作用,反而会引发洪水灾害。

公开资料记载,1960年9月,受三门峡工程蓄水影响,黄河最大支流的渭河泥沙大量淤积,导致80万亩良田被淹,之后水位更是猛涨不下。周围村民被迫迁移。2003年8月27日,渭河倒灌,发生特大洪灾。王维洛指出,这只是5年一遇的洪水,却造成关中平原百年不遇的灾害。

三门峡水库大坝工程的遗患

王维洛说,造价高达13亿元人民币的三门峡水库大坝工程失败了,于是自1964年起开始改造,发电机全部拆除,闸门敞开,自然过流,这样来减少泥沙淤积问题。工程原有设计功能几乎全部报废。

对于三门峡水库大坝工程的失败,中共当局归咎于前苏联水利专家,但却不敢问责。王维洛表示,因为当时如果按照“苏联人的设计库容, 40亿立方米的泥沙还不到640亿立方米的一个零头,这是在它的预算范围之内的。”

但是在后来的改建中,发电机组又陆续回装。1983年,三门峡市水利枢纽管理局成立,隶属黄河水利委员会。当年恢复了发电,同时开始截流。王维洛说,大坝的发电能力强大,它一年的发电量超过了1949年全中国所有电厂的发电量。

“当初建造三门峡水库是为了防洪,但因为库容太小实现不了,所以防洪功能就不要了,而它发电功能却又捡回来了,闸门又关上了,所以三门峡水库的泥沙淤积慢慢的还在持续当中,对关中平原的洪水威胁还是越来越大。” 王维洛说。

责任编辑:李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