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鹤在达沃斯讲话 美专家:句句是谎言

【大纪元2023年01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夏雨综合报导)中共国务院副总理、最高经济官员刘鹤达沃斯上高调释放“中国已经重新放开”、“中国已经回来”的信号,国外精英不仅对中共这种千篇一律的口号反应冷淡,更有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犀利表示,刘鹤的每一句话都是谎言。

今年在达沃斯的露面可能是刘鹤任期内的最后一次。1月17日,刘鹤在瑞士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讲话,避谈中国疫情海啸惨状,大谈中国开放;1月18日,刘鹤私下和全球各大公司高管举行午餐会,大谈“中国回来了”,企图修复因三年清零和美中关系恶化造成的受损经济关系。

牛津大学现代中国历史与政治教授拉纳‧米特(Rana Mitter)对《金融时报》表示,中国(中共)官员习惯于带着改革承诺来到达沃斯。

“中国的企业将进一步与党交织在一起,并且仍将被期望调整他们的企业信息,以适应中国在世界上发展的故事。”米特说。

凯投宏观首席亚洲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对《金融时报》表示:“人们一直将刘鹤视为经济改革的旗手。与此同时,在刘担任习近平经济得力助手的那些年里,(中国的)市场自由显着倒退。”

华府智库“安全政策中心”中国政策主任塞尔(Bradley Thayer)1月21日在“The Hill”发表题为“中国的刘鹤在达沃斯:每一句话都是谎言”文章。塞尔表示,中共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的讲话因其不诚实和搪塞而受到关注。刘的讲话让人想起小说家和政治活动家玛丽‧麦卡锡(Mary McCarthy)对左翼作家莉莲‧赫尔曼(Lillian Hellman)的尖锐批评,当时麦卡锡评论赫尔曼说:“她写的一切都是谎言,包括‘和(and)’和‘那个(the)’。”

刘鹤在达沃斯表示“中国回来了”。他说,中国欢迎外国投资回归,并认为投资者应该乐观地看待中国经济,还强调习近平提出的意识形态。刘还提出,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将恢复“正常”,中国(中共)是国际秩序和环境的支持者。

塞尔写道,实际上,由于经济增长乏力(GDP约3%),中国经济陷入困境,原因是经济中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人口下降、房地产低迷、美国对其科技行业的施压、投资者对中国共产党(CCP)影响力的担忧,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替代方案的可行性。中国经济下滑的最重要原因是COVID-19大流行。

“在中国,企业将永远受到习近平和中共的影响。批评中国(中共)金融监管机构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不幸案例表明,党不会允许企业或任何其它社区出现哪怕一丝脱离其控制的独立性或潜在的政治对手。北京非但没有支持国际秩序,反而竭尽全力削弱国际秩序,并(企图)用北京定义和控制的秩序取而代之。”塞尔说。

他还批评刘鹤关于气候变化的言论堪称骗术大师。塞尔在文章中写道,刘鹤说COVID-19揭示了“气候变化与公共卫生危机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诚实的人听到这话都觉得尴尬和丢人,因为中共通过欺骗世卫等全球卫生当局和其它国家的公共卫生当局,导致病毒爆发演变成全球大流行。

塞尔总结说,刘说的一切很可能都是谎言。他的讲话应被视为一次信息行动,旨在塑造一种叙事以吸引投资并削弱对中国(中共)威胁的认识,这无疑是因为中共担心受到世界的反对,以至于威胁其政权。

他犀利地指出,刘鹤的讲话暴露了中共的弱点。中国的经济衰退威胁到党的控制,COVID对中国人口的可怕影响,以及清零政策的灾难——正如去年秋天爆发的白纸抗议活动所显示的那样——正威胁到中共控制。

塞尔说,其它国家对中共扩张的强烈反应将增加中共的压力,并最终打败中共。他建议可以通过阻止或禁止对中国的投资、以支持其它国家或本土化生产来实现。

他还对那些亲共人士提出批评。“那些在中国投资的人,拿了中共的钱或允许中共在他们市场上筹集资金的人,应该有机会解释为什么他们支持共产党的侵略和侵犯人权的行为。”他说。

在文章中,塞尔还向各国领导人和达沃斯论坛提出追责中共的建议,他写道:“我们必须指出中国的人权纪录和中共对其公民的严重虐待。应该在国际论坛上追究刘等中国(中共)官员的责任,而不是欣然接受中国恶劣的环境纪录。(达沃斯论坛)东道主不应该让一名中国(中共)官员在感叹气候变化与全球健康危机之间存在联系,而不要求他回应中国(中共)对COVID大流行起源负有责任。此外,各国必须通过解决中国(中共)残暴的人权纪录和虐待其宗教及少数民族的问题,包括在西藏和新疆等,并对中共加压力。”

在文章最后,塞尔写道,刘的讲话一定是在欺骗世界,用谎言企图让世界相信中共,以及中国经济和政治稳定的情况,以及让国际社会相信中国已经回到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事实上,刘的言论深刻揭示了中共领导层的恐惧。

塞尔说,刘鹤在达沃斯的出现应该定义一个转折点:中共对人权和环境的侵犯及其对国家和国际秩序的侵略将不再被(世界)容忍。我们必须向中共表明,世界不会接受它的谎言。

责任编辑:李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