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经历了北魏太武帝时期的法难之后,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由于历代北魏帝王的推崇,佛教在北魏境内规模迅速扩大。先是文成帝在平城(大同)开凿了云岗石窟,后来在孝文帝时又在洛阳南郊开凿了龙门石窟,至今仍保存诸多当时佛教相关的窟龛、佛像、绘画、碑刻题记等。
到了北魏末年,境内的寺庙有三万多座,出家僧尼一共约二百万人。据《文献通考·卷十》估计,当时北魏的人口总数估计不过就是二千万左右。也就是说,全境大概有10%的人出家为僧。
但北魏末年,百姓的赋税徭役负担越来越沉重,而僧人不需要向政府缴纳赋税,也不需要承担徭役,于是出现了很多为了逃避赋税、徭役而出家的假僧人。于是此时的佛教寺院,开始出现诸多背离修行宗旨的行为。
如北魏高宗时期,开始设置“僧祇户”,就是将一部分百姓编为僧户,僧户人口不需要向政府缴纳赋税或服徭役,但需要向寺院缴纳粮食,帮寺院做工。缴纳的粮食一开始是用来赈济灾民的,但是后来出现了部分僧人把“僧祇户”缴纳的粮食占为己有、牟利的情况。另外,因寺院数量多,规模过大,有些寺院侵占大量田地、民宅,已成泛滥之势。
公元534年,北魏政权走向了终结,分裂成西魏和东魏,后来北周又取代了西魏,北齐取代了东魏。政权的更迭似乎并没有对佛教造成太大影响,表面上,中国北方修佛向道的风气正盛,一点也不亚于南方,出家的僧侣数以百万计,寺庙造像比比皆是,然而又一场危机已经到来。
北周天和二年(567年),周武帝宇文邕时期,因僧人数量过多,影响国库收入,道教的卫元嵩曾上书请减少寺庙和僧人数量。对于儒释道三教,武帝本人更偏爱儒家,他曾经多次在朝堂上请儒官、僧人、道士进行辩论,探讨儒释道三教的优劣。建德二年(573年)武帝定下三教的次序为:儒教第一,道教第二,佛教第三。到了建德三年(574年)五月,武帝下诏:禁止佛、道两教的活动,有关佛教、道教的经书、造像一律销毁,僧人、道士全部还俗。
在听说了消息后,不断有僧人向武帝进谏,一个叫静蔼的和尚,来到武帝的大殿前,引经据典的向武帝陈说道理,反对取缔佛教,一旁的文武百官听了都替他担心。另一个叫僧猛的和尚,曾言语激烈,高声的和武帝争论,但都没有改变武帝禁止佛教的决定。
577年,武帝平定北齐,随即也在北齐国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的大殿之上召集500僧人,当众宣布在北齐取缔佛教的政策。
这时,慧远和尚出声和武帝辩论,慧远说,“陛下凭借手中权力毁坏佛教,难道不怕将来下地狱吗?”武帝怒道,“如果百姓能安乐,我不怕下地狱。”慧远说,“陛下毁坏佛教,造下苦业,百姓会跟着遭殃,哪里能有安乐?”武帝不能回答,但最后还是决定在北齐境内推行取缔佛道二教的政策。
于是,北齐三百万僧人被强令还俗,佛像被熔化,佛经被烧毁,约四万余座寺庙被赏赐给王公作为宅第,寺庙中的财产没收入官府。曾出家为僧的任道林亦多次上书,希望武帝收回成命,但都不被采纳。
在这个局势下,那些当初本来就不真心修行的,也就还俗散去了;但是真心修行的人仍然坚持着,虽然表面还俗,但私下依然修行如故,比如法上、昙崇、法纯等;有的僧人则隐藏在山林中继续修行,比如昙相、静渊、普安等;也有的逃到了江南的陈朝,比如昙迁、靖嵩、智者大师等。
578年,武帝在北伐突厥出发路上突然病倒,于返回洛阳当天去世,年仅35岁。北周宣帝即位后,在岐国公斛斯征等大臣的奏请之下,579年初步恢复佛道二教。580年,北周静帝(8岁)即位,隋国公杨坚辅政,掌握朝中权力,杨坚本人信佛,在他的支持下,佛道二教正式恢复。
581年(开皇元年)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刚一登基就下诏全面复兴佛道二教,并在五岳等各处名山修建寺院、道观,供僧人道士修行。随后,杨坚还多次下诏振兴佛教。佛教发展的又一个高潮随之到来,同时隋朝也走入了隋文帝(杨坚)的开皇盛世。
从574年武帝下诏灭佛道二教,到579年、580年佛道二教恢复,中间经历的时间约五六年。而武帝本人在下达消灭佛道二教诏书后的第四年就暴病而亡,虽然当时的佛教僧团确实存在问题,但是真心修行的僧人还是不少的,佛、道两家原是正法,打压正法的罪过不小,报应也来得很快。
另据唐代佛教典籍《法苑珠林》所载,十多年后,隋开皇十一年,大府寺丞赵文昌忽然暴死,唯独心上稍微温暖。家人不敢入殓,之后他忽然又复活。赵文昌曾当过北周武帝的侍卫,他复活后说,在阎罗王那儿,看见武帝在门侧的房内,被锁着三重钳锁。武帝对他说,“你既是我过去的臣子,回去后,替我向隋皇帝说明,我许多罪过都能辩白,唯独灭佛法的罪重,不能够被赦免,望隋帝给我建立些小功德。希望通过这些善事保祐,使我能够离开地狱。”赵文昌复活后,就把这些事奏于皇上,文帝命令天下的人出钱为周武帝诵经做法事,设立三日的大祭。以这个纪录,可见灭佛之大罪,不仅阳世遭报,到了阴间也无法逃脱。
从中国数千年历史来看,正法的传出除了让有志修炼者得到升华,还能起到引人向善,提升道德,稳定社会的作用。为政者应鼓励真修向善之士,敬重和弘扬正法,方是国家之幸、百姓之福。(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魏书‧释老志》
《魏书‧崔浩传》
《文献通考·卷十》
《周书·武帝本纪》
《续高僧传·卷二十四》
《周书·静帝本纪》
《释文纪·卷三十八》
《十六国北朝人口考察》
《法苑珠林》
点阅【佛教在中国古代的四次法难】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