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各地抗议 上海年轻人:不得不站出来

【大纪元2022年12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李言综合报导)上海上班族杨女士告诉路透社,在看到乌鲁木齐被封控大楼熊熊大火视频片段时,她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怒火。她对三年来COVID-19清零极端措施感到沮丧。

两天后,她与男友在上海一家酒吧观看世界杯足球赛时,发现微信上有网友呼吁举行公众集会,悼念乌鲁木齐火灾遇难者。于是,她骑上自行车赶去参加。

当杨到达集会现场时,乌鲁木齐中路斑驳的梧桐树下已经有了警力部署。11‧24火灾事件正发生在这条路命名地的新疆首府乌鲁木齐。

当局否认此次火灾酿成的死亡案例与防疫封锁措施有关。事件发生时,封控措施阻碍了大楼居民逃生。

“我们不要口罩,我们要自由。”杨高呼。她用自己的手机在推特(Twitter)、Telegram和Instagram上分享抗议图片、视频和帖子。值得一提的是,在大陆没有虚拟私人网络(VPN)的话,用户无法访问上述国外应用程序。

随着时间的推移,呼声越来越大。

“打倒中国共产党”,人们高呼,一些人摘掉了口罩,接着喊道:“打倒习近平!”

上周六(11月26日)晚,上海市民在本市乌鲁木齐中路举行悼念抗议活动,以抗议中共残酷清零政策、当局对最近乌鲁木齐高层住宅楼火灾造成死亡的解释,及言论审查,并响应同时在乌鲁木齐爆发的抗议。正如杨女士所言,现场视频显示,抗议者高喊“共产党下台”、“习近平下台”、“不要核酸,要自由”等口号。

第一次参加抗议

作为中国最国际化城市的一员,杨女士没有想到在这个自习近平上台十年以来日益专制的国家,会有这么多人与她一样对清零政策感到如此沮丧。

“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她说,“在我的心里,我曾无数次喃喃自语(要做)这样的事情,但听到这么多大活人突然喊出这些口号,我感到兴奋和震惊。”

对于其它城市的许多人来说,COVID封锁加剧了一种无力感。

佳音向路透社表示:“抗议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在COVID预防措施下,人们无法满足其生存基本需求。”她参加了广州的示威活动。那里是中国近期感染人数最多的南方城市。

上周末,在广州市连接两个被封锁地区的桥梁上挤满了人。他们唱着香港乐队Beyond的粤语歌曲《海阔天空》,这首歌在2019年的香港民主抗议运动中广受欢迎。

与此同时,在距离这里2,000多公里的北京,来自习近平母校——清华大学的学生们也在声援抗议。其中包括,23岁的社会科学系程同学。当天与数百抗议者站在一起的她强调,精英阶层有责任带头推动社会正义。

“我非常自豪,我可以和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站在一起,为每个人发声。”程同学说。

这些年轻人都精通技术,许多人通过Telegram进行交流,进行无形、无名和分散的反清零行动,与2019年香港自发的民主抗议活动相呼应。

尽管有风险,住在西南城市成都的戴安说,她参加抗议是被一种“非常简单的正义感”所驱动。

“最糟糕的是你会被(政府逮捕)关起来吧?但这总比一天天面对现实,然后什么都做不了要好,然后你会觉得自己很可怜。”

她参加了在望平街举行的抗议活动。之所以选择这个地点,或在表达人们对习近平的期望。

压力下 中共看似松绑封控

此次由中共极端清零政策引发的抗议活动已席卷全球。除了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的示威群众,海外华人和留学生也在本周纷纷赶到中共驻当地大使馆,表达“反封控”强烈意愿。

在强大的国内国外压力下,中共高层、社交媒体发出多个潜在解封信号。

负责应对新冠病毒(中共病毒)疫情的中共副总理孙春兰周四(12月1日)称,奥密克戎(Omicron)病毒的“致病力在减弱”,“为进一步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创造了条件”。

前一天她称,“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而中共卫健委主要官员周二(11月29日)重申北京实施清零政策的决心,同时避重就轻,将残酷封控引发的民怨归咎于地方当局“一刀切”。

责任编辑:李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