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2年11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岑心、易如采访报导)过去被视为香港金融盛事的“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3日落幕,五大金融机构CEO并未到场,中共金融高层以预录视频形式与会。专家分析,二十大结束后,市场弥漫着一股不信任感,港府想藉举行峰会缓和气氛,却难掩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经动摇。
五大金融机构CEO缺席 中共高层视频与会
继花旗CEO总裁范洁恩(Jane Fraser)、巴克莱行政总裁文卡塔克里斯南(Venkatakrishnan)之后,资本集团董事长阿穆尔(Timothy Armour)、黑石总裁格雷(Jonathan Gray)及东方汇理总裁鲍德森(Valérie Baudson)皆缺席11月2日开幕的香港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
这场原本标榜“十大国际金融巨头”出席的香港盛事,开幕前,先后有人因确诊、身体不适、行程调动、家庭理由等原因缺席,到场与会的有汇控、渣打、摩根士丹利、高盛和瑞银的董事长及CEO。
香港特首李家超开幕中强调,香港最差的时刻已过,正踏上回复正常的舞台,他说,香港仍是汇聚全球及中国优势的城市。
中共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则希望国际投资者仔细阅读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二十大报告,并向国际投资者喊话,“不要与中国和香港对赌”。
中共央行行长易纲、中银保监副主席肖远企也以预录视频的方式参与峰会。
港媒鼓吹峰会成功 分析:为二十大解围
港媒《星岛日报》报导中说,这次峰会举办,再次证明香港拥有背靠内地的独特优势,“面对西方的打压和外媒抹黑,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依然屹立不倒”。
彭博社说,香港想借此机会告诉世界,经历了三年的严厉防疫和政治动荡后,香港仍然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
但文章指出,北京当局的动态清零政策和对民营企业的整顿,加剧经济增速的放缓。在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新加坡超越香港成为亚洲最大的金融中心,香港下滑至全球第四位。
旅美经济学家黄大卫(Davy Jun Huang)11月3日告诉大纪元,“这些重量级的金融企业CEO缺席峰会,说明短期内对投资香港和中国兴趣降低,甚至有意选择观望和回避风险。”
旅美时事评论员王赫11月3日告诉大纪元,中共二十大之后,港府有意缓和市场对于新领导班子的观望气氛,“把国际金融界拉过来撑场面,给中共做面子,实际意义并不大”。
受清零拖累 中国经济历史性转折
王赫表示,中共自2018年以来,加快金融市场开放,希望吸引全球资金,但从2022年开始,中国的经济、政治形势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前几年外资确实大规模涌入,但今年大量外资流出,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判断发生了几十年来历史性的转折,以华尔街代表的国际金融资本,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两极分化。”王赫说。
中共高层也以预录视频形式与会,黄大卫说,习近平参加香港回归25周年七一活动,也没有在香港逗留太长时间,“这些官员觉得可能来香港参加会议,会有染疫的风险”。
王赫认为,中国金融形势不容乐观,中共金融高层没有亲自参与香港峰会,“我想其中一个首要因素,就是因为动态清零政策,彻底拖累了中国金融形势”。
今非昔比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已动摇
黄大卫分析,这个峰会很明显地要体现出香港所谓“背靠内地的优势”,方星海也提到国际投资者“不要与中国和香港对赌”,他的意思是将香港作为中国主要的金融窗口,可以预见未来香港发展会更多依赖大陆。
“香港过去作为亚洲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全球三大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经产生很大的转变,过去香港是面向全世界,现在是以北京、以中国内地作为依托去面向世界,两者有很大的区别。”黄大卫说。
在此转变下,香港是否仍保有优势?黄大卫说,关键要看香港在金融经济方面的法律体系是否能保持独立,“如果司法不能独立运行的话,原本的优势都将不复存在”。
王赫认为,中共二十大会议结束后,中港股市、债市、汇市齐跌,“由于大陆经济的下滑,以及新加坡作为新兴金融中心的兴起,香港过去所具有的优势,慢慢在消解了,其作为金融中心的角色已彻底动摇。”
责任编辑:高静